深港交通一體化發展思考 | 深城交副總經理楊宇星大灣區規劃論壇發表演講
9月17日
以“多元融通•深度合作
——邁向區域融合發展的大灣區”
為主題的
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規劃論壇
順利舉辦
來自大灣區及國外相關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
齊聚線上
進行主旨演講、專題報告與學術討論
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城交”)副總經理楊宇星以“深港交通一體化發展思考”為主題,發表了“雙城三圈”背景下深港交通戰略思考的主題演講。
深港交通一體化發展思考
楊宇星副總經理指出,香港在我國改革開放中發揮了連接內地與世界各地的重要橋梁和窗口作用,極大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在當下國際形勢風云變幻、逆全球化思潮發酵流行的背景下,香港或將在我國“國際循環”中承擔更加重要的“超級聯系人”作用。
香港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出共建深港“雙城三圈”格局,城市空間將由維港都會區“單核”向維港都會區、北部都會區“雙核”轉變。深港將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通過兩地優勢互補、協同發展,促進金融、科創、制造產業集群在空間上梯次集聚。
以交通視角看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楊宇星副總經理分別從“深圳需要香港支持什么”“香港需要深圳支持什么”這兩條線索展望兩地交通設施及政策的發展方向:
-
深圳方面,需要強調與香港機場的便捷聯系,依托香港機場的國際能級提升國際輻射力,保障科創人才高效流動。
-
香港方面,在西部深圳灣優質發展圈、中部港深緊密互動圈、東部生態康樂旅游圈三個區域軸向,需要通過深圳區域鐵路的延伸完善鐵路網絡與樞紐體系,及構建與城市交通適當分離的跨境貨運通道體系,強化香港與灣區及以遠腹地的上下游產業間聯動。
楊宇星副總經理提出,逐步推動“雙城三圈”內軌道相互延伸融合、干線通道直連直通、跨境交通政策創新等舉措促進兩地人、車、貨一定程度的便捷流動,或許能更有力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創建。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論壇”作為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規劃學術交流活動,是自2017年以來由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廣東省國土空間規劃協會、香港規劃師學會、澳門城市規劃學會共同主辦的綜合性年度學術會議,旨在為區域的長遠發展出謀劃策,為粵港澳深度合作搭建平臺。
本屆論壇邀請了來自聯合國人居署全球解決方案部、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廣東省國土空間規劃協會、香港規劃師學會、澳門城市規劃學會,北京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的院士及專家們參會,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